電動升降平臺廠家|臘月二十八習俗
電動升降平臺廠家|臘月二十八習俗
臘月二十八,
山西省太原市人們要蒸好“糕兒饃饃兩笸籮”;
河北省人們則是“蒸棗花”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;
河南省人們也是“二十八,蒸饃炸圪塔。
”北京人們在這天“把面發”,等到二十九才“蒸饅頭”。
臘月二十八除了要發面以外,還要“貼花花”也就是貼年畫、貼春聯和貼窗花。
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于古代的“桃符”。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,《典術》曰:“桃者,五木之精也,故壓伏邪氣者也。
”到了五代時,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,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,成為后世春聯之濫觴,而題寫于桃符上的“新年納余慶,嘉節號長春”,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“春聯”。
后來,隨著造紙術的問世,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。
家家戶戶在屋門上、墻壁上、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”福”字,寄托對幸福生活的向往,對美好未來的祝愿。